2024年, 第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2-28
  

  • 全选
    |
    数字人文
  • 刘炜, 嵇婷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正在迈入一个技术能力以指数级速度发展的时代,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奇点”将会到来。大模型技术为“奇点”的到来创造了可能的路径。随着人类进入“数技人(Homo Technicus)”时代,人类与技术深度融合、共生发展,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面临挑战:新人类通过与技术融合强化,人性可能发生显著异化;机器智能经过自我加速与迭代,可能发展出自主意识;AI发展带来了各类风险与伦理问题,甚至关乎生存或毁灭。当前必须采取行动,将AI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纳入新人文的研究范畴。在未来二十年,数字人文需要实现一次新的转向,跟随扩展的新人文主义,利用数字人文研究的第五范式(AI4DH)向智慧人文发展。
  • 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人工智能研究
  • 张磊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 纲, 朱雯晶, 张 磊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1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图书馆业态与信息系统的深刻变革,大模型对图书馆的知识生产与服务产生颠覆性影响。本文在分析大模型如何赋能图书馆知识生产、知识服务与知识体验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行业应重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图书馆行业应基于行业调研与实践,制定大模型应用路线图,积极推进大模型在技术架构中的深度整合,强化数据治理能力,完善API自动化平台建设,并转变平台架构的整体模式。同时,图书馆行业社区的协同创新也将是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驱动力量。
  • 蔡丹丹, 王诗卉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2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图书馆行业正逐步将这些技术融入业务流程和用户服务中。智能体作为一种具备自主性、交互性和适应性的系统,能够弥补大模型在业务理解与认知方面的不足,通 过结合领域专业知识和数据为行业目标任务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技术路径。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图书馆的智能化实践以及出版、博物馆和教育等其他行业的智能体应用展示了智能体技术在优化业务流程和增强用户体验中的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近期智能体技术发展趋势,接着探讨了已有的智能体应用经验如何为图书馆创新提供启示,并总结了智能体应用于业务流程优化的路径。最后,文章提出了基于智能体架构的图书馆业务流程优化框架,并介绍了智能体应用于“值班助手”这一具体场景中的初步探索,分析了智能体未来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潜力。本文的研究表明,智能体技术能够推动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实现新技术与传统系统的无缝融合,并为未来的知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 王诗卉, 蔡丹丹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34-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信息检索经历了从手动卡片检索、电子化目录检索到现代全文检索的演变。同时,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物理馆藏,到逐步引入各类数据库,以及到如今涵盖各类模态资源的数字资源体系。进入大模型时代,图书馆信息检索开始迈向智能化。大模型能够处理复杂数据来源的自然语言查询并扩展检索的方式。本文在回顾历史检索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模型对于图书馆信息检索的提升,提出了一个基于RAG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架构,分析了未来大模型对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式的影响。
  • 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作品
  • 冯宇琦, 吕星月, 李卓伦, 舒丽莎, 王新迪, 袁曦临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4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性格作为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涉及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维度,反映了社会个体的生活重心和价值追求。以2019年上海各区图书馆借阅数据为窗口,聚焦于各区居民读者阅读偏好与社会性格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探讨区域和年龄等维度对城市性格的影响。采用BERTopic模型实现主题聚类,并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区域和年龄段的城市社会性格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发展阶段与城市性格特征紧密相关,市中心区域居民更倾向于追求精神自我,而郊区或经济开发区居民更重视物质自我和社会自我。年龄层次对个体社会性格的影响显著,青少年群体在精神自我方面表现突出,成年人关注社会自我,老年人则更重视物质自我。此外,居民社会性格也受到了年龄与地区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
  • 钟 蕾, 李贝贝, 张书影, 彭雨欣, 刘馨雨, 杨泽坤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6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宰相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体系核心部分之一,是探索中国古代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加深对古代政权体系运作认识的重要抓手。目前史学界与宰相相关的研究著述颇丰,但都多集中在宰相制度,较少将地理因素作为重要影响因素纳入考量,缺乏对宰相群体入仕以来职位变动的轨迹刻画。本文以宋代宰相为范例,基于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数据库与历史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宰相的仕途变迁与地理分布,并构建中国宰相仕宦轨迹地图系统。通过完整的宰相仕宦轨迹互动地图及网站检索功能,为历史学者、地理学者及公众提供直观的研究与学习工具,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格局的理解,也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在人文领域研究的深入应用提供方法论支撑。
  • GLAM研究
  • 龚玉武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7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博物馆个性化导航导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逐步成为提升游客体验和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文章阐述了博物馆导航导览的历史、个性化导航导览的初步应用和特点,对实现博物馆个性化导航导览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博物馆个性化导航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难点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 付雅明, 蓝雨虹, 张春景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7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已成为GLAM(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机构推动文化数据共享和促进公众参与文化服务机构实践的重要策略。文章系统梳理了GLAM机构开放获取的定义和开放获取运动的源流,并调研了国内外GLAM机构的开放获取现状以及相关策略的实践情况,在分析国内外典型GLAM机构开放获取实践的基础上,为GLAM机构的开放获取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并总结了开放获取在文化资源共享与公众参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样态、提升文化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以期为数字时代GLAM机构文化资源共享与传播提供政策参考与借鉴,促进我国GLAM机构更好地实施开放获取,更好地践行 公共文化服务使命。
  • 智慧图书馆研究
  • 高道斌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4, 9(6): 8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智慧图书馆用户需求与用户隐私研究均衡发展,兼顾满足用户需求、保护用户隐私,提升智慧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从“需求-隐私”双元视角出发,对智慧图书馆领域进行系统透视。研究中,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挖掘双元核心要素,基于BERTopic模型识别研究主题,进一步分析“需求-隐私”双元交互现状。研究发现,从发文趋势角度,用户需求研究起步时间早于用户隐私,两者文献数量处于非平衡状态;核心要素方面,在“需求-隐私”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关键核心要素包括智慧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面向高校智慧图书馆需求与隐私研究聚焦度高于其他类型智慧图书馆;主题识别方面,智慧图书馆需求与隐私研究关注度处于显著非平衡状态;交互现状方面,智慧图书馆需求与隐私研究主题间交互性较弱。据此,面向领域研究者提出了四点研究启示:深化面向公共智慧图书馆等主体的用户需求与隐私研究聚焦程度、适当加强面向智慧图书馆用户隐私研究的关注度、提升智慧图书馆需求与隐私研究间的知识借鉴与交互程度。上述结果能够为我国智慧图书馆用户需求与用户隐私双元研究的融合发展提供数据参考与方向引导。